
我單位順利完成陜西省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2022年試點縣工作
《說文解字》中記載:“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壤,柔土也,無塊曰壤。”有植物生長的地方稱作“土”,而“壤”是柔軟、疏松的土。土壤是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多孔物質層,它處于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的過渡帶,是地球表面陸地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植物生長和糧食生產的基礎,對自然演化和人類生存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陜西省域南北修長,地跨9個緯度,渭河谷地南側橫亙著我國主要自然分帶的“中華龍脈”——秦嶺,因而省內自然條件與土壤類型復雜多樣。
為全面查明查清我國土壤類型及分布規律、土壤資源現狀及變化趨勢,準確掌握土壤質量、性狀和利用狀況等基礎數據,提升土壤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決定自2022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簡稱“三普”)。“三普”工作的開展,將為優化農業生產布局、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意義重大。
土壤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多、工作任務重、技術要求高。多年來,我中心統籌謀劃、積極布局,打造了一支土壤調查的專業隊伍,先后高質量完成了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陜西省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陜西省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場地污染狀況調查等項目,為參與此次土壤普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普”工作啟動后,省地質調查院被確定為我省“三普”工作的技術支撐單位,我中心順利入圍陜西省“三普”外業調查采樣機構名錄。為做好技術支撐工作,我中心抽調業務骨干全程參與省三普工作的數據審核、技術檢查等日常工作,同時成立外業采樣組。全體人員克服高溫、疫情、洪澇災害等困難帶來的影響,發揚“三光榮”、“四特別”優良傳統,順利完成了富縣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項目,為我省試點工作順利收官,工作進度排在全國第一梯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我中心將繼續在省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發揮“支撐政府、服務社會”的職能,積極參與我省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相關工作,助力全面查清我省土壤資源狀況,為守住耕地紅線、優化農業生產布局、確保糧食安全奠定基礎,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陜西地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