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工環中心積極參加陜西省自然資源學會2023年學術年會并做學術交流
2023年12月22日至24日,自然資源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暨陜西省自然資源學會、中國-上合組織地學研究中心衛星遙感應用中心2023年學術年會在西安舉辦。本次會議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聚焦自然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保障功能,開創新時代自然資源科學綜合研究與實踐,服務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圍繞地域人文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綠色發展與自然景觀評價、遙感智能解譯技術,時空數據管理技術、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地理空間優化與應用、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修復、“雙碳”專業發展與建設問題、低碳環保與綠色發展、天然藥物資源評價與高效利用、地球環境與健康、生態系統與健康等主題開展交流研討。中心副主任、省減災協會副會長、正高級工程師滕宏泉、農業地質高級工程師任蕊、地熱地質高級工程師郭鴻及周陽分別作了學術報告。
滕宏泉副主任結合近年來中心承擔的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及城鎮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工作,圍繞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的關鍵問題—危險性評價,結合南鄭區漢山街道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工作實際,匯報了基于穩定性指數的風險評價思路和方法,為我省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工作提供了參考。
任蕊匯介紹了陜西關中富硒土地開發與功能農業發展,從土壤環境質量與硒資源分布特征、土壤硒的有效性及主控因子研究、富硒土地開發利用評價體系的建立及應用三個方面展示了關中地區富硒土地開發利用研究相關成果。并以臨潼區富硒農作物種植示范基地為例,分享了種植示范基地的確定方法和富硒農作物種植示范研究,希望同與會專家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進陜西省功能農業發展。
郭鴻分享了陜北油氣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成果。以本單位與長慶采油五廠聯合建設的長停油井地熱改造工程為實例,介紹了陜北油氣區“取熱不取水”地熱開發關鍵技術,并且針對如何以取水方式進行油井地熱利用改造,對陜北油氣區采灌平衡地熱開發利用關鍵技術進行了論述,展示了地熱能井下儲能和協同熱水驅油的研究進展。
周陽博士匯報了雙碳目標下陜西省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工作進展與計劃。介紹了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意義及深部咸水層、油氣層、不可開采煤層、鹽井的碳封存技術,列舉了我國及陜西省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科研工作現狀和工程建設情況,對陜西省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評價與地面監測體系建設項目進行了展望,并希望同與會專家加強項目交流,推動產學研合作,提升項目成果。
本次學術交流匯報,展示了近年我中心在地質災害、健康地質、地熱能開發利用、二氧化炭地質封存等領域所做的工作及創新成果,拓展了中心技術團隊的專業視野,為下一步科學合理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